李愛龍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2012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李燦院士、韓洪憲研究員和Ryuhei Nakamura教授)。因發現氧化錳水氧化穩定電壓窗口,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2017年,獲得RIKEN- DICP國際項目資助(IPA),赴日本留學,擔任國際項目助理研究員。2019至2022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從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2025年,擔任RIKEN研究員。因PEM電解水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工作,榮獲RIKEN“梅峰獎”。此外,李博士長期擔任Nature Catalysis、Science Advances等國際權威期刊的同行評審。2025年2月,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研究團隊,擔任特任教授。
李愛龍博士致力于多個前沿研究領域,包括水氧化反應、電解水制氫、時間分辨同步輻射光譜電化學、生物質與煤基小分子電催化轉化等,發表了多篇具有開創性的研究論文,其中包括發表于 Science 和 Nature Catalysis 等頂級學術期刊的工作。發現了γ-MnO2電催化劑的“電催化水氧化穩定電壓窗口”,實現了強酸條件下穩定催化水氧化,并首次將其應用于PEM電解水(Angew. Chem.,2019);進一步提出“晶格氧穩定性”策略,成功提升了非貴金屬催化劑的穩定性,包括Co3O4(Nature Catalysis,2022)和γ-MnO2(Nature Catalysis,2024);針對銥的稀缺性問題,開發出了高度穩定且原子分散的六價銥催化劑,實現了超過1.5億水氧化周轉數的高穩定性(Science,2024)。此外,李愛龍博士與能源化工企業合作,共同申請了3項PCT國際專利及20余項日本專利,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