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鈣基膨潤土之干法鈉化生產技術說明
[ 技術支持 / 合作生產 ]
一、技術背景
自然界中膨潤土(bentonite)資源絕大部分為鈣基膨潤土,其各項性能較鈉基膨潤土差很多,所以必須要對其人工鈉化。國外膨潤土人工鈉化改性技術公開發表的文獻大致如下:
(1)懸浮液法。將鈣土和相應比例的碳酸鈉攪拌成漿液,進行鈣鈉交換。該法鈉化效果差,鈉交換率不高。
(2)堆場鈉化法。如意大利SAMIP-PONTINE為代表,在原礦堆場中把2%~4%的碳酸鈉粉撒到含水大于30%的原礦中,翻動、拌和、混合、碾壓,再堆積老化10天,然后干燥,粉磨成產品。
(3)輪碾鈉化法。以德國SUD-CHIMIE為代表,將濕的原土、碳酸鈉粉、丹寧置于輪碾機內混合、碾壓,再在空氣中老化10天。
(4)雙螺旋鈉化法。為日本國峰公司為代表,原土預經干燥,粉碎成5~10mm的顆粒,加入碳酸鈉粉,先在約6m長的雙螺旋混合機中混勻,再進入另一臺長6~8m的雙螺旋混煉機中,加水混煉成含水30%~40%的軟泥,經切片裝置切片成形后,送入轉筒干燥,粉磨成產品。
國內普遍采用的鈣基膨潤土人工鈉化的流程一般為:
鈣基土原礦→破碎→ 加入碳酸鈉(濕法還需加水)→ 混合擠壓→回轉爐干燥→碾磨→空氣分級→人工鈉基土產品
上述種種技術工藝的共有特點就是鈉化效果都較差,鈉化后產品的膨脹容、膠質價、粘稠度都很差,遠不能滿足要求稍高的場合。
二、本技術簡介
本干法鈉化技術最核心的是在離子液體催化劑的作用下,乙二醇中—OH與碳酸鈉中C=O發生羰基加成反應,由此所制取的反應產物(sodium carbonate by ethylene glycol,SCEG)是一種十分高效的鈉化劑。
SCEG生產非常簡單,在常溫常壓下,無需攪拌,僅需3~5min即可充分反應;反應結束后的離子液體催化劑只需靜置1~2h即可變為水和CO2。
本技術生產工藝簡單,流程和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人工鈉化工藝基本相同。但是,由于SCEG自身的一些特性,常規人工鈉化工藝條件和參數需要稍作調整和修改。
? 本技術最大的特點:SCEG所有生產成本幾可忽略,僅比工業級碳酸鈉貴0.1元/公斤左右(當然,常規人工鈉化工藝需稍調整)。
? 鈣基膨潤土經過本技術所制取的人工鈉基膨潤土在水溶液中具備極其高的粘度,遠高于現有所有人工干法和濕法鈉化的膨潤土。
1.本網約定技術轉讓或者求購發布方為甲方,對此技術轉讓或者求購有意向合作者為乙方,本網化學加網為丙方。技術轉讓方必須保證對所轉讓的技術擁有100%的所有權,否則需單方面承擔一切可能的法律后果。針對所有自愿發布到化學加網上的技術供需項目,只要甲乙雙方是求助丙方介紹認識后進入下一步合作的,就默認為收款方有向丙方支付6%傭金的義務。
2.對于技術轉讓或者求購,有興趣用戶可在本頁點“獲取聯系方式”,支付200元化學加幣后可直接獲取甲方聯系方式,并與其進一步充分溝通后,甲乙雙方自行把控風險,包括確定是否要簽訂書面轉讓協議。
3.丙方化學加網可與甲方乙方獨立簽訂協議,或者與甲乙雙方一起簽訂三方合作協議,但是不具體參與甲乙雙方關于此技術轉讓或者求購合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技術層面的交流協商及最終的轉讓結果是否滿意的裁定,完全由甲乙雙方自行約定進展要求及最后的結果驗收標準。
4.基于保護甲乙兩方在此合作過程中各自可能遇到的風險,丙方的角色主要是承擔第三方獨立的資金托管及擔保服務,技術求購方的支付款需分期付到丙方化學加網賬戶,丙方接受技術求購方的指令向技術轉讓方分期付款,或者在甲乙雙方周知并無異議的情況下接受技術轉讓方的申請付款。期間丙方亦需分期從本技術轉讓金額中扣取6%作為平臺服務費,可開具技術服務費發票。
5.甲乙雙方若在技術交易過程中存在糾紛,丙方基于平臺公立的原則,會暫時凍結托管資金,直到甲乙雙方已將糾紛解決談妥后丙方再做支付處理或者退回扣除6%服務費后的94%款項。
6.出現甲乙雙方不遵守上述交易規則,或者有意繞過丙方私下交易,包括甲乙雙方有意隱瞞真實的技術轉讓金額的情形,丙方有權扣除技術求購方一期付到化學加網的全部擔保款,并進一步向收款方追索雙倍的該項目正常應支付給丙方的服務傭金。同時默許丙方可在化學加網上公示甲乙雙方的不誠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