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高效、綠色的催化劑是化學合成領域永恒的追求,10月30日,“合,則萬物生 —— 世界頂尖科學家合成化學峰會”在上海舉行,峰會邀請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野依良治,2019年沃爾夫化學獎斯蒂芬·布赫瓦爾德,2019年沃爾夫化學獎約翰·哈特維希,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等全球化學頂尖科學家,圍繞手性催化劑設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金屬催化劑開發的最新進展和研究趨勢,探討未來化學合成研究的重點和趨勢,打造合成化學最高規格的科學領袖對話。
野依良治
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
日本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名古屋大學教授、曾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理事長。因在“手性催化的氫化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獲得 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
主要獎項與榮譽: 2001年,沃爾夫化學獎
斯蒂芬·布赫瓦爾德
2019 年沃爾夫化學獎
美國著名化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冠名講席教授。因開發了用于改進大型有機分子合成過程Buchwald-Hartwig胺化反應,與約翰·哈特維希教授共獲2019年沃爾夫化學獎。
主要獎項與榮譽: 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約翰·哈特維希
2019 年沃爾夫化學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冠名講席教授。因“開發了高效的過渡金屬催化劑徹底改變了藥物制造行業,推動了分子和合成材料設計方面的突破”,榮獲2019年沃爾夫化學獎。
主要獎項與榮譽: 2006年,美國化學學會有機金屬化學獎
丁奎嶺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馬大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化學會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副主編。
點擊下方鏈接查看峰會直播回放視頻: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